第一章_禁宫辞(古风NP总受)
笔趣阁 > 禁宫辞(古风NP总受) > 第一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章

  第一章

  大丰四十三年,仲春时节。

  皇宫大正殿之外,一杆又一杆金黄色的龙旗随风招摇,灿烂金光映入殿内,晃得人们几乎睁不开眼睛。

  大殿中挤满了皇亲贵胄和权贵大臣。

  他们排列整齐,金冠玉带和锦衣华服折射出一片片华丽光晕。

  队列的正前方有一座祥云九龙黄金台,数十名大内侍卫围绕在黄金台四周,呈现出众星拱月之势。

  高台之上是一张不容逼视的华美龙椅,其上端坐着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。

  这位老者身形瘦削,目含威严,不苟言笑,正是当朝皇帝李傅淳。

  李傅淳定定望着下方。

  他的六个儿子恭恭敬敬跪成一排,全都身穿朝服,等待着父皇宣布太子人选。

  太子……太子……

  李傅淳威严的目光,缓缓扫过那六张面孔。从最端正英气的大皇子李真尚,一直到最年幼的六皇子李代嘉。

  谁能成为太子,谁就能坐上李傅淳的龙椅;剩下那五位皇子,则要永远跪在下面俯首称臣。

  谁为君,谁为臣,一切都在李傅淳的一念之间。

  李傅淳又望向满朝的亲贵官吏。

  人影幢幢,眼神交错,在皇帝脚下,无一人敢擅自说话。

  这些人当中,又有多少已经厌倦了做凡夫俗子,也想尝一尝成为真龙天子的滋味儿?

  谁为龙,谁为人,这一切又由谁来决定?

  李傅淳眉头紧锁,瘦削的肩头似乎又被一块透明的巨石压矮了几分。

  六皇子李代嘉僵硬地跪在冰凉的大理石地板上,厚重的朝服闷得他喘不过气来。

  今天是父皇选定太子的日子。

  人人都心知肚明,太子之位,要么属于大皇子李真尚,要么属于六皇子李代嘉。

  李真尚是长子,是生前风光一时的秦贵妃的儿子。李代嘉则是嫡子,是皇后朱氏的亲生儿子。

  父皇究竟会选谁呢?

  李代嘉心中惴惴不安。

  他才十七岁呢,还未婚娶,而真尚哥哥已经三十三岁了,膝下有一对活泼可爱的儿女,很讨父皇的喜欢。

  无论是诗书经典还是骑马射箭,李代嘉永远都赶不上大皇子哥哥李真尚。

  但皇后朱氏对大皇子不屑一顾。

  “嘉儿,你才是我唯一的儿子。”皇后不止一次告诉李代嘉,“那时秦贵妃病死了,而我膝下无子,他们就盘算着要把大皇子过继到我的名下。我知道他们在打什么主意,我不愿意,说什么都不愿意……后来……后来,我终于有了你,嘉儿,你是娘亲的亲亲宝贝。”

  有时候,母后还会对李代嘉大发脾气。

  “你为什么比大皇子晚生了十几年!”母后声嘶力竭地冲他咆哮,秀美姣好的五官变得狰狞而扭曲,“你为什么不能早点来?为什么?你说啊!”

  每当母后“发疯”的时候,李代嘉就会装作身体不适的样子,带着他的哑侍悄悄离开。

  好在,随着李代嘉年岁渐长,母后“发疯”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。

  但若父皇今天选了大皇子……母后会有什么反应呢?

  想到这里,李代嘉不禁又打了个寒战儿。

  李代嘉心里明白,父皇更喜欢真尚哥哥。

  但是,皇后朱氏的喜怒无常在朝廷中已经出了名,说不定,父皇会再次提议把大皇子过继到母后名下,这样一来,母后总算能做上未来皇帝的妈妈,也算是如愿以偿了。

  父皇,父皇,你究竟会选谁?

  你为什么要犹豫这么久?

  其实你心里一定已经有了答案,对不对?

  快说出来吧……别再折磨儿子了……

  哒,哒,哒。

 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李代嘉的思绪。

  六皇子悄悄斜过眼光,恰好看到小林子急急忙忙跑到金大公公身边。

  金大公公听小林子耳语几句,神色一凛,立即从侧方疾行到龙椅边上,冲皇帝低声说道:“秦老将军和秦大将军……他们父子俩赶回京城来了。”

  李傅淳稍作沉吟,问道:“大将归来,军队何在?”

  金大公公答道:“按照陛下旨意,秦家军仍留守北境,秦老将军和秦大将军只带了三百亲兵回到京城。”

  李傅淳冷冷说道:“朕只允准秦老将军回京城颐养天年,他儿子怎么也跟着回来了?”

  金大公公迟疑道:“这……他们……”

  李傅淳斜睨一眼,不怒自威道:“但说无妨。”

  金大公公只好答道:“不止秦大将军回来了,秦老将军的小儿子也回来了。只不过那孩子还没授勋封爵,不能和父兄一起进宫面圣,此时恐怕已经回到将军府去了。”

  李傅淳沉吟半响,突然微微摆了摆右手。

  金大公公会意,仰起身子,朗声道:“陛下有命,宣秦钟焙老将军及其长子秦克阵大将军觐见——”

  满朝王亲文武登时喧哗起来。

  李代嘉心中一凉。

  秦氏父子俩为什么会回来?秦贵妃就是秦老将军的亲妹子,如今他们不远万里从北境赶回来,是不是要支持真尚哥哥?

  李代嘉忍不住回头看去。

  他的舅舅礼部尚书朱安智大人,正直身站立在百官之前。舅舅神色淡然,目不斜视,花白的胡须却在微微发抖。

  大殿门口闪出两道人影。

  秦钟焙和秦克阵一前一后走了进来,径直行到黄金台下,才屈膝跪下。

  他们正好跪在李代嘉身边。

  李代嘉悄悄抬起眼眸,只见秦钟焙老将军年迈七旬,须发灰白,精神健硕,金甲红衣,好生魁梧。

  秦克阵也是一身金甲红衣,身材竟然比父亲还要高大。他五官俊朗,年纪也才三十来岁,但因北境连年不断的风沙蚕食,他的皮肤黝黑粗糙,显得粗犷彪悍。

  李代嘉知道,除了秦克阵以外,秦钟焙老将军还有一个小儿子,叫做秦守晏。

  秦守晏没有一官半职,但将门生虎子,他以后恐怕也会是一位“秦小将军”。

  满朝百官在惊诧之后,心中都在暗暗盘算。

  秦老将军一生赤胆忠心,战功赫赫。秦家军镇守边关,守得王朝百年太平,秦家人在朝廷中更是有不少同族后生,其势力极其根深叶茂。

  更不要说,秦老将军的亲妹子生前还是荣极一时的秦贵妃,也是大皇子李真尚和小公主李福吉的生母。

  秦老将军早不回来,晚不回来,偏偏在陛下要选太子时回来。他表面上说是想颐养天年,实际上究竟是做什么打算?

  李代嘉死死掐住了冰凉的掌心。

  皇后朱氏的家族也算是一个枝繁叶茂的大贵族,朱家祖上曾经出过三位宰相和数不清的文官。

  如今的宰相张大人年事已高,舅公朱安智接替相位的呼声最高,说不定,朱家很快就再出第四位宰相……

  但和将门秦家比起来,朱家人却显得那么势单力薄。

  父皇……父皇……你究竟会选谁呢?

  李代嘉的耳朵忽然一震,原来秦钟焙老将军用力磕了一个头,又声若洪钟地喊道:“末将参见陛下!”

  李傅淳枯瘦的身体倚在龙椅之中。他久久凝视着秦钟焙,缓缓说道:“老哥哥,你回来了。”

  秦钟焙轻轻叹了一口气,答道:“末将老了,幸好还有克阵接班。秦家军还能再为大丰守得百年太平。”

  秦克阵沉默不语,缄默的眼神在黄金虎形头盔的阴影之中显得格外深邃。

  秦家父子的盔甲都雕刻成了飞虎的形态,李代嘉忍不住胡思乱想,父皇身上那件祥云蟠龙袍缀满珠宝,金光熠熠,极尽绣工精美之能事,却是那么质地柔软,套在父皇干瘦的身躯上,更是显得空荡荡的。

  和秦老将军的飞虎盔甲相比,父皇龙袍上的蟠龙看似张牙舞爪,其实却是虚张声势,不堪一击……

  龙和虎比起来,究竟哪一个更厉害呢?

  李代嘉不敢再想下去了。

  黄金台上,李傅淳勉强直起身子,说道:“好……好……老哥哥回来了……回来了……你们都快站起来吧。”

  秦家父子俩站起了身,关节处的盔甲咯咯作响,红艳宽大的披风宛若一滩鲜血。

  六位皇子依旧跪在地上。

  秦钟焙忽地转向大皇子李真尚,说道:“末将参见大皇子。”

  大皇子李真尚稍稍直起腰背,微微颔首,答道:“见过舅舅。”

  秦钟焙想了想,问道:“福吉公主还好吗?”

  李真尚淡淡一笑,答道:“小妹一切安好,多谢舅舅关心。”

  秦钟焙点了点头,终于退回到文武百官的行列之中。

  秦克阵沉默地跟在父亲身后。在经过李代嘉时,他居高临下、冷冷瞥了李代嘉一眼,仿佛是那种身经百战、浴血沙场的老虎对柔软不堪的猎物的蔑视。

  李代嘉双眼一酸,险些落下泪来。

  忍住……一定要忍住……父皇……太子……父皇……

  皇帝李傅淳眯起了眼睛,苍老浑浊的双眼毫无神采。

  他静静看着秦钟焙和李真尚一问一答,待秦钟焙父子俩回去之后,他稍稍抬起了右手。

  大殿中登时安静下来。

  数百人屏息凝神,落针可闻。

  李代嘉的心跳得越来越快。

  金大公公连忙迎上去,小心翼翼将皇帝搀扶起来。

  李傅淳倚在金大公公身上,极吃力地站立起来。

  一旁的文官赶紧送上早已拟好的圣旨。李傅淳却挥退了这封辞藻华美的文书,淡淡说道:“尚儿,这个太子,你来做吧。”

  李真尚忙将身子俯得更低,额头贴着地板,说道:“儿臣愚钝,心中惶恐,不知如何承此大任,父皇尚是富足之年,不必如此急切立太子……”

  李傅淳略显不耐烦道:“别再说这些废话。朕让你做,你就好好做,别让朕和你舅舅失望。”

  李真尚朗声道:“是!”

  文武百官齐齐跪下,高声喊道:“陛下圣明!恭贺太子殿下!”

  李傅淳一步步走下龙椅,头也不回地离开了。

  乌泱泱一群太监侍卫急急忙忙跟了上去,李真尚僵硬地抬起身,只见得人头攒动,他再也看不到父皇的背影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g57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g57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